
特斯拉(Tesla)近期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的財報,結果顯示該公司淨利驟降高達71%,引發外界對其營運狀況的高度關注。
電動車銷售數據持續低迷、產品毛利下滑,再加上品牌形象受損,讓這家產業領頭羊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戰之中。
根據報告內容,特斯拉本季的主要獲利來源並非來自核心汽車銷售業務,而是來自於出售碳排放額度(約5.95億美元),顯示其本業目前面臨虧損。這一點突顯出其核心市場的壓力與不穩定性。
然而,執行長馬斯克仍於法說會上表示,特斯拉尚未到達危機邊緣,甚至強調「我們距離崩潰還差得遠」。
儘管如此,投資市場對此說法反應冷淡,因為目前特斯拉正受到全球電動車產業激烈競爭的擠壓,尤其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銷售份額不斷流失。
中國品牌比亞迪(BYD)更被視為有機會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霸主。
儘管歐洲與中國的新能源車整體市場仍有成長空間,特斯拉卻在這波熱潮中呈現逆勢下滑,未來挑戰更加嚴峻。

除了市場競爭激烈造成的壓力外,馬斯克本人充滿爭議的政治言行,也被視為削弱特斯拉品牌吸引力的因素之一。他近期不僅公開挺身支持極右派政黨,還參與「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位,引發外界對其是否仍專注於特斯拉營運的質疑。
此外,特斯拉的毛利率表現也令人擔憂。2025年第一季,其汽車部門毛利率僅為12.5%,相比2022年同期的30%大幅下滑。

根據摩根士丹利分析,這已是特斯拉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毛利紀錄——當年特斯拉全年僅售出約5,600輛車,而今這樣的數字幾乎是一日銷量的水準,顯示出公司獲利能力的顯著惡化。

財報也顯示,特斯拉的獲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仰賴來自美國聯邦與各州排放法規所產生的監管碳權銷售收益。
若缺少這部分收入,特斯拉過去幾季可能難以維持正向獲利。
自2021年以來,公司透過販售這些環保配額,已累積逾84億美元的額外進帳。
然而,若前總統川普重新掌權,並如其所言推翻聯邦排放標準與各州自訂排放政策的權力,這將可能大幅削減特斯拉未來的碳權收益,為其營收來源帶來重大變數。

另外,川普政府若回鍋執政,其針對進口汽車零件的關稅政策,恐怕會進一步推高特斯拉的生產成本。
馬斯克也承認,雖然這波衝擊可能不如對其他車廠那樣劇烈,但仍將對特斯拉的營運構成壓力。
在市場仍充滿變數的情況下,部分投資人把希望寄託在即將推出的「無人駕駛計程車」計劃上。
這項技術預計率先在德州奧斯汀落地,透過自動駕駛平台提供計程車服務。
近期美國交通部發布新版「自動駕駛車政策框架」,力求降低法規壁壘、促進該技術實際商業應用,讓市場解讀為對特斯拉的正面訊號,股價也應聲反彈超過10%。
然而,儘管政策環境趨於有利,專家指出,自駕車領域仍有不少技術瓶頸與安全風險有待突破,特斯拉能否依靠這一創新項目逆轉頹勢,仍需時間驗證。
額外閱讀:【新手必備】150 個股票術語快速了解!
額外閱讀:AT99娛樂城-UFC運彩賺錢秘訣!拳擊達人教你如何從對戰中獲得收益!
額外閱讀:AT99娛樂城-【百家樂制勝技巧分析】
